每當我人生感到困惑時,我就會看看這個小女孩的一些文章,
沈芯菱,年紀小我七歲的女孩子,卻有超乎年齡的成就,
出生平窮的她在國中時靠著她的電腦專長賺到了第一個一百萬,
並且毫不吝嗇地投身公益,為社會底層的人發聲,
每每看到她的文章都自嘆不如,是如何一個小女孩會有如此過人的想法?
以下是她在民國九十八年五月國語日報的一篇文章。
題目:生命的軌道 文/沈芯菱
參考來源:http://www.anan1.webnow.biz/whoisanan/chinese02.htm
近年來,有幸受邀至大學院校演講分享,近百場累積數萬名聽眾中,最常聽見的問題是:「我感到徬徨無助,不確定未來的方向」,甚至有許多同學憂心「畢業即失業」,茫茫然迷失目標,不知道在瞬息萬變的時代裡該如何自處。
早在數千年前,希臘德爾菲神殿 (Temple of Delphi) ,已經為你解答,那刻印在廟柱上的答案就是「認識你自已!」這句甚至影響了蘇格拉底。那你呢?你認識你自已嗎?你有思考過生命的方向嗎?
造物者很奇妙,給予每個人不同的身體、面貌和思想,也讓每個人擁有無窮的潛力。但我們常常羨慕別人,自已卻依舊陀縲般的原地打轉。
認識自已並不困難,首要是啟迪對生命的態度,成為一個能獨立思考、解決問題的人。因為我們不應該只注重要學會什麼技能、具備什麼知識,才能生存於社會,正如考試應是要測驗已身的實力,而非有沒有考一百分。而被考試壓得喘不過氣時,許多創意和能力其實已被扼殺。所以我們要反思的是:究竟存在自內心的是什麼?有什麼潛力可以被發展與開拓?
請記得,「What you pay is what you learn」,在你付出的同時,你也正在學習。而且你可曾想過,同樣一天的二十四個小時、一千四百四十分鐘、八千六百秒鐘,這世界上其他地方,和你同樣年紀的人在做些什麼?下午五點鐘,歐美的學生可能在服務社區,大陸的學生可能在苦練英文,東南亞的學生可能在為下一餐煩惱 ……。
而臺灣的學生呢?你在做些什麼?我相信,對世界的所有疑問,都能在付出中得到解答,但前提是你必須自已提出問題。
人生的軌道由「心」來描繪,或許我們無法改變全世界,但至少我們能改變看這世界的角度。認識自已是第一步,進而找到生命的目標,因為對於沒有目標的船來說,任何風都是逆風
。所以現在請堅定你的方向、跨出你的腳步,在生命的軌道向前走!
-